查看原文
其他

郝鹤君:30年来,我山水画的一个追求就是“真”,真山真水!

李培 020艺术观察 2021-06-30

新朋友请点击上方蓝色字关注020,欢迎转发和评论

郝鹤君作品,春归


谈写实山水——山水画创作不能“文胜于质”


记者:贡布里希曾经在《艺术的故事》中写道,西方画家在画中追求细节,把它们与现实世界比较,但中国艺术家对此并不看重,中国人注重写意。您对写意的传统如何看待?


郝鹤君:写意跟写实没有高低之分,但应该有衡量因素:反映生活有没有深度。光是玩弄笔墨不能真正打动人,山水画要有山水的深度,这既包括了对自然的感受,还有笔墨表现形式的深度,要画得深入才能长久地打动人。


我去一个地方写生,不是坐下来就画,而是尽量从各个角度观察立体地表现对象。我创作的《老家的太行山》,原型是山西榆次后沟古村落,我前后去过三次。我惊叹于大自然的造化功能,也力求把这种来源于自然中真山真水的情感,表达于我的创作中。


郝鹤君作品,金光大道 


记者:中国方圆辽阔,各地山水风物不同,把握不同山水之间的不同风貌是不是一个被忽略的课题?


郝鹤君:以前我给一个学生的画册写过一个前言,我鼓励他说:“到一座山,唱一个歌”。

中国山水画从古到今笔墨技法层出不穷,但古代画家由于交通问题、时代局限,笔下的山水大多都有明显的地域局限。倪云林主要画的是太湖一带的的山水,石涛主要是湖南安徽江西,形成了一个比较固定的笔墨程式。到了近现代,还是用传统笔墨技法表达天南地北,这就成了很大的问题。我跟学生比喻说,笔墨的陈陈相因,就如同用一个曲调套各种各样的词,用咸水歌的调子唱黄土高坡,这就失去了艺术的真情实感。


不少老画家到了晚年,习惯于用他们熟练的笔墨技法画各地山水,具体到个别创作可能有所新意,但总体来看,无论江南、塞北、新疆或是内蒙,看起来几乎都一样,这成了一个困扰山水画发展的通病。


30年来,我山水画的一个追求就是“真”。很多画家喜欢躲在书斋,为了风格而风格,难免有一种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感觉。我的创作都是有真山真水做依据的。不断在写生中得到灵感,提炼新技法,对于不同的山水,我的表现手法也是不一样的。


孔子说过“质胜文则野,文胜质则史。文质彬彬,然后君子。”只在家玩弄笔墨技巧,难免就是文胜于质。


郝鹤君作品,村杪百重泉


谈继承创新——把传统笔墨在写生中用活


记者:中国山水画数百年的历史中大家辈出,哪些前辈对您产生过影响?


郝鹤君:我一开始接触中国山水画,就是黎雄才先生的山和树。但创作思想对我影响最大的应该是关山月先生。关、黎二位先生对我最大的启示就是他们善于把传统的技法用活,精彩地运用到新的写生和创作里。上世纪50年代,我在中南美专附中读书时见到的关老第一张作品就是《新开发的公路》,是新中国第一张用传统山水技法来表现新中国建设场面的作品。


关老非常聪明,他能够把古人的创作方法用活,首先他善于搜集生活素材,然后能很好地提炼形成创作,往往思想性非常高。比如他的代表作《绿色长城》,防护林和沙土这样的题材都是以前没有人画过的。他的不少创作都是来自生活,提炼之后,又高于生活。所以他是划时代的。


另外,对我影响比较大的还有一位画家是19世纪俄罗斯画家列维坦。他的画面有一种饱含的情感打动我。他有一幅油画叫《三月》,画面中雪开始融化,他画了马车和雪橇。列维坦说,创作这幅作品的时候他很激动,满含热泪。以至于后来我也一直在大自然中寻找这种感动,然后把感动传递给观众。


郝鹤君作品,石门香雪


记者:宋代的山水画家主张“写其真,得其神”。但宋元以后的山水画家,在重视造化的基础上,进一步转化为“心源”。对于追求意境的中国山水,您怎么看?


郝鹤君:在我看来,元代以后的山水画越来越走下坡路。我还记得第一次看到北宋范宽的《溪山行旅图》的模本时那种震撼,整个山头好像压过来一样气势逼人。但明清以后,山水画的气势越来越弱。明清的山水画是一种很理性的山水,整个画面感觉不到与自然的接近。相反石涛等几个影响后代的画家社会地位并不高,他们经常跟大自然接触,画出来的山水就更生动。


画家为什么要去真山真水里写生?首先是因为喜欢,就像谈恋爱一样。既想通过一幅作品表达山水的美、神韵,也想借这幅画表达画家自己的情感。所以,山水画如果只是在自己家中生造出来,就难以打动人。


郝鹤君作品,英雄纪念亭


记者:历代中国山水画家的学习路径无非两个:向名家学习和取法自然,您是如何处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?


郝鹤君:当代画家必须要把传统的笔墨在写生过程中用活。很多时候,我画山的方法既不是斧披皴、也不是披麻皴,而是一个更加感性的过程,这就需要画家不断创新笔墨技法。有一次我坐火车经过兰州,望见一处光秃秃的石头山,我就先用颜色渲染然后才用笔墨勾线。还有我画吕梁山,表现黄土地被冲刷的感觉,也是先用颜色再用线条。


此外,我还追求一些色彩。传统画家喜欢用原色,但现代国画家应该吸收现代色彩的学科的知识。我尝试把西洋画色彩关系用到山水画里,实践了很长一段时间。除了中国传统颜料外,我还用水彩的颜色、丙烯的颜色入画。比如我创作的《月牙泉》中的沙丘、沙漠,传统的颜色中没有土黄,但是调入一点西洋颜料,表现力就很强烈。


回到美术史之中,即便黄宾虹当时创造“屋漏痕”的技法,也是从生活之中而来。当时他在四川,在月光下看到山脉影影绰绰,之后在写生实践中才创造出这种笔法。所以我认为,画家必须在写生的过程里仔细研究不同的对象,然后针对它们的特质不断琢磨出新的方法,而不是仅仅拘泥于过于理性和教条的技法,这当然也就碰触到一位画家的继承和创新的问题。


郝学仁,字鹤君,斋名槐风堂,1938年生于山西省榆次县。1954年考入中南美专附中(即广州美术学院附中前身),1962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。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授、研究生导师、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。


郝鹤君作品,疑是银河落九天


郝鹤君作品,初夏


郝鹤君作品,百重泉


郝鹤君作品,挂壁公路


郝鹤君作品,王莽岭



更多热读

1.莫肇生:林泉高远•山水画应回归本源,回归山林气息,回归泉鸣鸟语

2.推荐︱朱永成山水画•可居、可游、可观

3.广州美院老教授陈章绩:作画不打底稿

4.林墉:将来会有人看出我的画的价值

5.中国人体艺术摄影第一人郎静山:“相机比太太还重要。”

6.央美院长范迪安:美术招生光考速写素描是不够的

7.陈新华:小议笔墨今不如昔︱天变地变时变人变,画不得不变!

8.听史国良讲素描,精彩!

9.高剑父画稿的魅力(附72幅写生稿)

10.大师们的风流:不是好色,只为多情!

11.中国美术家协会2018年23项大展征稿通知,3.13更新












创于2014,相伴已成为习惯

平台已进驻网易、搜狐,同步更新

纠错建议︱商务合作︱字画交流

广州︱541794294@qq.com(微信)

深圳︱517172580@qq.com(微信)

↓↓↓请长按三秒关注020,谢谢!


如果您有意收藏平台推介的艺术家作品

请在页面右下角留言,我们将及时联系您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